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常州站长网 (https://www.051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20年前的人机大战,IBM“深蓝”耍了花招

发布时间:2017-06-02 12:44:1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腾讯科技
导读:副标题#e# 在关注“柯洁对战AlphaGo”时,很多人或许都会想到 20 年前的“卡斯帕罗夫对战深蓝”,当时的那场世纪之战似乎比现在更加轰动,外媒撰文称,实际上深蓝之所以能够战胜卡斯帕罗夫,并非全凭技术,而是掺入了一些狡诈的伎俩。 以下为AI世代(微信号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看到AlphaGo难免想起“深蓝”?可IBM当年前赢得并不光彩

在关注“柯洁对战AlphaGo”时,很多人或许都会想到 20 年前的“卡斯帕罗夫对战深蓝”,当时的那场世纪之战似乎比现在更加轰动,外媒撰文称,实际上深蓝之所以能够战胜卡斯帕罗夫,并非全凭技术,而是掺入了一些狡诈的伎俩。

以下为AI世代(微信号ID:tencentai)编译整理的原文内容:

事发的房间布置得像个假书房——似乎像是亲朋好友下棋娱乐的地方。但在里面下棋的一个是专业棋手,另一个则是IBM的计算机科学家穆雷-坎贝尔(Murray Campbell),他的工作是按照电脑的指令挪动旗子,而那台电脑下棋时使用的程序则是他参与开发的。

他从容地坐在棋盘前面,还露出几分期待,就像不知道公交车会在哪里停下来的乘客一样。而棋盘对则坐着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他聚精会神地盯着棋盘,简直要燃起火苗。

他的的双眼不停地打量着棋盘,似乎想要找到那个可能背叛自己的棋子。他的脚踝不停晃动,显然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对手不仅毫无压力,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压力——这是因为对方其实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这栋摩天大楼 35 层的某个地方,它正毫无杂念地计算着每一步棋。

我当时有幸至少在现场观察了一段时间。那是 1997 年 2 月,我当时为《新闻周刊》 报道“卡斯帕罗夫对战深蓝”这场世纪大战——最终的结果已经众所周知,IBM击败了这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看到AlphaGo难免想起“深蓝”?可IBM当年前赢得并不光彩

我当时也在努力争取自己的“胜利”:虽然编辑认为,“我们永远不会在封面文章里报道国际象棋”,但我还是在为之努力。我反驳说,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国际象棋比赛,而是一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世纪大战。那篇文章最终如愿以偿地登上封面。

我给封面文章起了个标题:《大脑背水一战》(The Brain’s Last Stand)。幸运的是,那个星期没有名人去世,这也算帮了我一个忙。而卡斯帕罗夫那锐利的目光和自信的神态也得以摆上美国各地的书报亭——当时的人们还会停在书报亭前面看看每周都有哪些内容登上各大报刊的封面。而《大脑背水一战》的标题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就连卡斯帕罗夫本人也在上月的TED演讲中两度提到这个标题。

那种挑衅式的标题出自我的手笔。尽管国际象棋并非电脑几个世纪来应对的最困难的挑战,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人类智能。无论人工智能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卡斯帕罗夫对战深蓝都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但当初在Equitable Centers举行的那场 6 局制国际象棋比赛之所以如此重要,并不仅仅源自于此。 20 年后的今天,卡斯帕罗夫究竟是如何被击败的,显然也引发了人们同样的关注。

虽然暴力计算和聪明的算法的确在当时的比赛中占据了优势,但这位国际象棋大师其实是被针对他本人精心设计的心理攻势击溃的。换句话说,IBM不仅利用了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还使用了人类特有的狡猾。

在最后一局对弈中,双方开局打平,但卡斯帕罗夫却表现得有些反常。“我知道自己没有精力进行复杂的对抗了。”他在自己最近出版的《深度思维》(Deep Thinking)一书中解释了他为何在那盘棋刚开始不久就采用了冒险的走法,并最终葬送了他的胜算。因为与之对弈的那台机器进入了他的脑海。

这显然只是个比喻,但背后却大有深意。

看到AlphaGo难免想起“深蓝”?可IBM当年前赢得并不光彩

棋局转折

大约在那场比赛开始前 9 个星期,我得以跟卡斯帕罗夫和IBM深蓝团队负责人谭崇仁共进午餐。他们俩都表现得很热情,偶尔也透露出一些火药味。 20 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当时的文字记录,我突然想到了几件事情。

其一,他们都满怀自信。谭崇仁之前曾经对一位记者说,IBM“已经不再做科学实验了”。但他当时却改口说,“这是实验的一部分,目的是看看电脑能走多远,我们会尽全力赢得比赛。”听到IBM可能获胜的说法时,卡斯帕罗夫显得有点恼火。“我觉得现在就假设我会输不太合适。”他说,“我这辈子还没输过呢。”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们当时一起探讨了比赛中的心理因素。“我希望能尽可能压制这个因素。”卡斯帕罗夫说。

但如今看来,这些因素对比赛结果产生的影响似乎比深蓝本身的技术成就更大。事实上,谭崇仁所谓的“尽全力赢得比赛”也包括了对人类对手发动心理战。

其中一项工具便是出其不意。具体到那场比赛,由于IBM没有提供深蓝练习赛的日志记录,所以卡斯帕罗夫感到有些不安。这令他陷入被动,因为在跟人类比赛时,他向来都会根据对手的弱点和风格制定比赛策略。

而在跟深蓝比赛时,他却只能研究帮助IBM编程的那些国际象棋选手——但深蓝聘请的唯一一位国际象棋大师是美国人乔-本杰明(Joel Benjamin),由于他并非顶尖选手,所以对卡斯帕罗夫来说根本不值得研究。

卡斯帕罗夫当时对我说,比起研究本杰明的棋路,“我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他的确怀疑,IBM其实还与经验更丰富的国际象棋大师展开了秘密合作。我直接向谭崇仁求证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没有,只有本杰明。”

但在比赛中,IBM却披露著名国际象棋大师米格尔-伊列斯卡斯(Miguel Illescas)也在他们团队之中,另外还有两位大师级选手担任顾问。(卡斯帕罗夫在他的书中写到,他只知道伊列斯卡斯跟深蓝进行过训练赛。)卡斯帕罗夫无法准备,因而有些心神不宁。

IBM的伎俩远不止于此。卡斯帕罗夫在自己的书中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在比赛时,人类棋手有时候会根据时机下棋。例如,你或许早已胸有成竹,而如果一切都按照预想进展,他们并不会立刻出招,而是会等待一段时间,假装自己并不确定。

IBM也在程序中融入了这种方式。伊列斯卡斯 2009 年接受一份国际象棋刊物采访时透露,有的时候,当深蓝很快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时,它反而会在出招前停顿几分钟。当电脑这样停顿时,通常表明机器遇到困难,甚至系统已经崩溃。

(编辑:常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